【母婴乐】气血不足引起的奶水不足该怎么办?
时间::2021-02-08 点击::/次

 

妈妈可能会因为生产时失血过多,消耗了大量的能量,导致产后气血不足;也有些妈妈可能在生产前就气血不足。

 

其实很多妈妈奶水不足的原因就是因为气血不足。因此,对于气血不足的妈妈,一定要先调理气血,只有气血好了,奶水才会充足。

 

127350043.jpg

 

什么是气血不足?

 

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,气血不足是指气虚和血虚。我们常常把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,原因是中医认为:气为血之帅,血为气之母,气能生血,血能载气,两者是相互依存,互根互用的关系。气虚则血少、血少则气虚。久病伤气耗血,而致气血双亏。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,引起早衰。

 

气虚常见临床表现:畏寒肢冷、自汗、头晕耳鸣、精神萎靡、疲倦无力、心悸气短。

 

血虚常见临床表现:面色淡白或萎黄、皮肤干燥、毛发枯萎、指甲干裂、视物昏花、手足麻木、失眠多梦、健忘心悸、精神恍惚。

 

qixuebuzu.jpg

 

引起气血不足的原因

 

气虚:多是因为个人体质先天不足,劳累过度、久病不愈、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导致,气虚容易导致月经提前,月经过多等情况。平时容易感冒、乏力、头晕、出汗等。

 

血虚:一般是由于饮食不调、情志不遂、失血过多或先天脾胃虚弱导致,血虚容易导致月经延后,月经过少,闭经,孕妇则容易出现滑胎。平时面色苍白、皮肤干燥、毛发枯萎、指甲干裂等。

 

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气血不足

 

 

 

1、看眼睛

 

看眼睛的色泽和清澈度,眼白的颜色变得浑浊、发黄,有血丝,表明气血不足。

 

2、看皮肤

 

皮肤白里透着粉红,有光泽、弹性、无皱纹、无斑,代表气血充足。皮肤粗糙,没光泽,发暗、发黄、发白、发青、发红、长斑,表明身体状况不佳、气血不足。

 

U10306P1335DT20140919091641.jpg

 

3、看头发

 

头发的生长速度跟肝血相关,如果肝血不足,头发长得慢、头发干枯掉发,头发发黄、发白、开叉,表明气血不足,肝血肾气衰落。

 

4、看牙龈

 

牙龈与胃肠相关,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。

 

1926000034dfb6dad268.jpg

 

5、看指甲

 

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,指甲上出现纵纹,说明体内寒气重、气血两亏,出现透支,是肌体衰老的象征。

 

6、看手指

 

手指指腹饱满,肉多有弹性,说明气血充足;手指指腹扁平、薄弱或指尖细细的,则代表气血不足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7、看睡眠

 

入睡快、睡眠沉,呼吸均匀,一觉睡到自然醒,说明气血足;入睡困难,易惊易醒,夜尿多,呼吸深重或打呼噜,表明气血亏虚。

 

8、看运动

 

运动时出现胸闷、气短、疲劳难以恢复的状态,则表明气血不足。

 

57a408900ad12.jpg

 

9、看手的温度

 

气血充足手是温暖的;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冷,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。

 

10、看嘴唇

 

如果嘴唇为淡白色,那么你的身体里不论是气还是血,都是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。

 

11、看耳朵

 

如果耳朵呈淡淡的粉红色、有光泽、无斑点、无皱纹、饱满则代表气血充足。如果暗淡、无光泽、不饱满则代表气血不足。

 

 

气血不足导致奶水不足怎么办?

 

一、中药治疗

 

 

 

气血不足以补气养血为治则。临床上可以用八珍汤为主方加减运用。

 

配方:

人参、白术、白茯苓、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黄、炙甘草。

气虚重者加黄芪;血虚重者加熟地、首乌;心悸不寐者加远志、炒枣仁;大便稀薄者加扁豆、肉豆蔻;若有水肿者加桂枝、补骨脂。

 

用量:

人参、白术、白茯苓、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黄、炙甘草各30g。

 

用法:

加生姜3片,大枣5枚,水煎服,用量根据病情酌定。

 

功效:

益气补血,适用气血两虚证。

 

 

 

0040140092.jpg

 

二、运动疗法

 

传统中医认为“久卧伤气”,这说明运动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,气血不足的妈妈平时要适当运动,或者可以练习瑜伽、太极拳等舒缓运动。

 

如果妈妈不是气血两虚的情况,仅仅只是气虚或者血虚中的一种,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单独补气或者补血。

 

补气

 

 

 

凡气虚之人,宜吃具有补气作用、性平味甘或甘温的食物,宜吃营养丰富、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。忌吃破气耗气之物,忌吃生冷性凉、油腻厚味、辛辣食物。

 

常见的补气食物,宝妈收藏好。

 

1、粳米,性平,味甘,能补中益气。

 

2、大枣,性温,味甘,为常食之物,它有益气补血的功效,历代医家常用之于气虚病人。

 

RjWH3Q.jpg

 

3、山药,为补气食品,凡气虚体质或久病气虚者,宜常食之,最为有益。山药可以补肺气,补脾气,补肾气。

 

4、黄芪,性微温,味甘,是民间常用的补气食品。不少医书都称黄芪补一身之气。

 

 

 

补血

 

 

 

改善血虚,须从日常生活调养做起。因为血液本就是脾胃运化水谷而成的,妈妈们平时要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。

 

具有补血功能的食物

 

1、黑芝麻 

促进肾生血、肝藏血和脾统血的功能。

 

2、红枣  

养胃健脾、补血安神;又能滋润心肺、促生津液。对于贫血、面白、气血不正有很好的调养作用。

 

U7786P1276DT20140902141522.jpg

 

3、莲藕

生吃可以清热凉血,止血散瘀,熟吃可以健脾胃,养血。 

 

4、红糖  

益气补血、健脾暖胃、缓中止痛、活血化瘀。 

 

 

 

气血不足和贫血的区别

 

 

 

很多妈妈以为贫血就是气血不足,其实不然。专家表示,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,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。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,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(Hb)浓度来代替。

 

而中医所说的“气血不足”,并不一定是血红蛋白减少,一些气血不足的妈妈血红蛋白处于正常水平。然而,因为气血不足和贫血的症状相似,都会出现疲劳、气短、乏力、汗多、脸色萎黄、头晕、心慌等症状,所以人们常常把二者混淆。若经常出现以上症状的人群,可以先到医院检查一下血常规。

 

 

 

t01cf58d6175aa4a648.png

 

温馨提醒:很多宝妈发现自己是气血不足导致奶水少,于是就盲目地大量吃补气血的食物,效果往往并不理想,其实就是脾胃虚弱惹的祸。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也就是说我们吃的东西要通过脾胃消化吸收,才能转化为气血,所以补气血之前调理脾胃也很重要。

 

因此,对于脾胃虚弱导致气血不足,并最终导致奶水不足的宝妈,先调理脾胃,脾胃好了气血才会好,然后再通过“食补”来增加奶水,势必事半功倍。健脾养胃补气血可通过普通饮食调理,也可以通过中医食疗来调理。

 

 

其他热门推荐